時間:2009-08-03 來源: 作者: 我要糾錯
首先要注意觀察患肢的情況,位置有無改變、有無受壓,手指足趾的皮膚色澤有否彈性,感覺是否遲鈍,運動有無障礙等。如發現患肢腫脹,皮膚發冷呈青紫,有水泡,感覺麻木等癥狀,應立即放松繃帶。臥床姿勢要正確、舒適,要定期剪指(趾)甲、洗發、洗腳、擦澡、換衣。協助更換體位,定時起坐,作深呼吸活動并輔以叩拍背部﹔鼓勵咳痰,以防墜積性肺炎的發生。應多飲開水,以減少泌尿系統的感染與結石的形成。經常以溫熱水擦洗骨隆突處,并定時進行按摩﹔保持皮膚整潔,促進血液循環,防止發生壓迫性潰瘍。床單必須保持干燥平整,可用汽墊或海綿墊置于病人尾??部,減少局部受壓免致褥瘡。
功能鍛煉是促進骨折痊愈的重要因素。在骨折早期(傷后1─2周內),進行功能鍛煉可使患肢肌肉作舒縮活動﹔在骨折中期(傷后2周以后),鍛煉的形式除繼續進行患肢肌肉的舒縮活動外,可在醫生的指導下,逐步活動骨折附近的上、下關節,但動作須柔和緩慢,活動范圍應由小到大﹔在骨折后期,鍛煉的形式是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鍛煉,促進骨折愈合,防止肢體的肌肉萎縮,關節僵直與粘連。
如果骨折經過X線檢查,證明已愈合的,去掉石膏或夾板后,可用溫水清洗后涂以冷霜,以保護皮膚。如發現下膚有腫脹,則睡眠時要抬高患膚,以幫助血流回流,減輕水腫。
骨折病人的飲食調理也很重要,應多吃含與骨折修復關系密切的鈣、磷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D的食物,如豆類、魚、瘦肉、蛋、水果、蔬菜等。
無相關信息